当前位置: 家居加盟宝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美国电梯专家查尔斯·巴克曼说过这样一句话:“电梯是美国安全的交通工具”。的确,电梯的运行方式决定了它的可控性更高,但作为离我们生活接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电梯安全的期待,也远远高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
记者在百度中搜索“电梯突发故障”,相关新闻资讯高达88800篇,在知乎“电梯事故”的话题分类中,下属问题也达到了1616个。由此可见,在安全电梯已经诞生150余年的今天,人们对于电梯安全依然保持着不确定的看法。
如何才能大程度的确保电梯安全?除了寄希望于相关技术的突破性发展,选择专业可靠的安装维保团队是电梯行业目前认为具可行性的方法。相对于商业电梯的严格验收标准,缺少强制检验环节的家用电梯对安装维保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龙闯电梯创始人兼总经理孙金龙说:“业内流传一句话,‘电梯没有直营安装维保团队,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方便廉价但不可靠的外包安装团队
时至今日,电梯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注册在运行的电梯总量达到709.75万台,当年新增81.92万台。
电梯数量急速上升的背后,由于安装维保引发的事故也时有发生。2019年期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130起,其中电梯事故33起,占25.38%,由于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引发事故占9起,安全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引发事故占8起。
记者走访发现,在目前的外包工程市场里,仍然存在所谓公司老板先包,再转手包给底下一个具体工程队的层层外包现象。在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对待工程也大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诸如“业主太难伺候”“这些工程干不了那么细”之类的托辞时常出现。记者浏览某招聘网站也发现,该网站每天发布大量电梯安装人员的招聘信息,很多都不设门槛,“学历不限”“经验不限”所带来的安装品质不禁令人担忧。对许多中小电梯企业来说,外包团队更低的价格和”召之即来“的方便性,使得他们在安装维保时,首选的就是这些临时性的外包团队。
在商用电梯领域,知名品牌几乎都能做到不依靠或者少依靠外包安装维保团队,但在目前以中小品牌居多的家用电梯领域,市面上能为他们提供专业安装维保的公司非常稀缺,几乎九成以上的市场都是找临时性的外包团队。
龙闯电梯品牌市场总监刘长磊告诉记者,欧洲高端电梯瑞特科在开始进入中国时,在安装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非常多问题,很多客户都不能一次安装成功,“这对一个高端电梯品牌来说,是开拓市场的一个极大障碍。后来,瑞特科进入龙闯的销售渠道,通过龙闯专业的安装维保团队提供可靠的服务,市场迅速被打开,连续多年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100%以上。”
唤醒消费者,头部企业堵住行业机制风险
由于电梯安装维保属于特种设备行业,此前从事该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这更是导致进入该领域的合法从业者寥若晨星,进而出现安装电梯的需求与日俱增与合格安装人员数量倒挂的现象。从2019年6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了从事电梯安装作业不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规定,电梯安装人员培训交由企业负责。
一方面来看,这的确让更多有志于从事电梯安装的人员能够获得机会,从而缓解电梯安装团队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取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类似商场、高层住宅的公共电梯,他们的安装团队一般都能得到企业自身的专业培训,并且还有一道必须通过质监部门强制性年检的防线。但国家对于家用电梯的验收属于行业推荐、非强制性的要求,这也使家用电梯的用户在面对安装时,更难以确保电梯安全不出问题。
所幸,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也在慢慢觉醒,并且,家用电梯的高端品牌与行业龙头也非常注重消费者安全教育。在采访龙闯电梯相关人士时,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位业主着急着结婚,想抓紧装好家用电梯,因此对慢工出细活的直营团队连连催促。但龙闯电梯创始人孙金龙这样告诉他:“装电梯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找外包立马就能干,但是耐心等待我们的团队,可以给你盖得更好!”面对快而廉价和保质保量两个选择,他终选择了追求质量。
对立志于家用电梯领域的企业而言,想要有效排除自身电梯安全隐患,首先要解决安装维保环节的外包现象,选择更专业的团队。这也意味着,以龙闯为首的专业化电梯安装维保团队已成为家用电梯市场的稀缺资源。
入局者所剩无几,直营团队为何稀缺?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搭建起一个专业电梯安装维保团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14年,市面上不乏与龙闯电梯同时看好维保市场的企业,但坚持至今的却仅剩龙闯一家。
为何组建直营团队如此困难?过高的成本和初期偏低的收入,是劝退众多企业的根源,实力强如京东集团,其自营物流仍然是硬着头皮拿钱砸出来的。2019年4月份刘强东在内部信中表示,京东物流去年又亏了28个亿,这已经是连续12年亏损了。
“自营的成本要比外包高很多,一部电梯的安装维保,如果交给外包的话可能只要13000元,而一个直营队伍的成本可能要到28000元,成本高达两倍,人员还招不上来。”孙金龙在回忆自营团队创建过程时告诉记者,“国内商业竞争环境实在是太残酷了,想要减持直营太难了。”
但孙金龙也表示,坚持推进直营团队其实是个“因祸得福”的过程。一方面,当安装维保的规模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维系直营团队的成本会下降到比外包更低;另一方面,对于直营团队的高要求,也带来了消费者的好口碑。有一位顾客的话,孙金龙一直铭记至今,“装修装得我心疲力竭,空调、衣柜这么多工种,只有电梯这个队伍是让我满意的。”
电梯并不像汽车或者家电,在购买之后可以直接使用,特殊的安装机制决定了它在进入消费者住宅之前,尚属于半成品的产品特性。特别是在以追求美观性、艺术性产品居多的家用电梯市场里,安装更像是工厂制造环节的延伸,消费者的家就意味着产品的总装厂。不够专业的安装会大大降低电梯产品本身的品质与安全性,因此,业界一直流传着“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观点。
针对当下家用电梯行业面对的问题,孙金龙表示,整个行业里的直营安装维保团队独此一家,打造一个专注于电梯行业的安装维保团队,不仅能解决龙闯的问题,更能解决整个行业的问题。他说:“家用电梯是个冷门行业,也许它不具有行业代表性。可是在兼顾产品和服务方面,你想经营好自己的直营安装维保团队,多数时候一定是难的、苦的、累的,不能投机取巧,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把产品与服务扎实做好。没有耐心就没有工匠精神。”
(文章来源:腾讯家居 侵删)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品牌信息
招商加盟,轻松积累财富
河北·石家庄·长安 181****8208 成功获取了预算
北京·北京·东城 136****4600 成功获取了预算
北京·北京·东城 139****8431 成功获取了预算
北京·北京·东城 166****5858 成功获取了预算
北京·北京·东城 139****5388 成功获取了预算
北京·北京·东城 138****0110 成功获取了预算
江苏·常州·天宁 186****1606 成功获取了预算
江苏·常州·天宁 158****0492 成功获取了预算
广东·汕尾·陆丰 131****8857 成功获取了预算
山东·枣庄·滕州 186****2867 成功获取了预算
陕西·西安·雁塔 132****1769 成功获取了预算
江苏·淮安·清江浦 180****3856 成功获取了预算
江苏·淮安·清江浦 180****3816 成功获取了预算
新疆·喀什·疏勒 155****0158 成功获取了预算
山东·德州·宁津 135****7966 成功获取了预算
江苏·无锡·江阴 159****2470 成功获取了预算
贵州·遵义·余庆 181****0119 成功获取了预算
云南·大理·宾川 183****1389 成功获取了预算
辽宁·大连·甘井子 159****8295 成功获取了预算
贵州·毕节·大方 152****5547 成功获取了预算
山西·朔州·朔城 139****8491 成功获取了预算
北京·北京·东城 134****6599 成功获取了预算
甘肃·兰州·城关 151****5290 成功获取了预算
湖北·武汉·江岸 150****3416 成功获取了预算
安徽·亳州·谯城 189****7818 成功获取了预算
山东·聊城·东昌府 159****5199 成功获取了预算
贵州·遵义·红花岗 153****8288 成功获取了预算
山东·烟台·芝罘 130****0082 成功获取了预算
福建·福州·鼓楼 182****7977 成功获取了预算
安徽·亳州·谯城 173****2527 成功获取了预算
新消费时代来了家电业喜忧参半
绿色智能家电正走俏
抗菌科技 新鲜生活 茶花抗菌产品荣获中国电商质量万里行权威认证
全网销售破1.6亿,梦洁集团双11线上同比大增73.8%!
杜绝不正当竞争 企业抵制“超低价”热水器
空调调价 外销强劲 家电行业2020可否转忧为喜?
机构看好家电行业景气度回升
“艺术”与“机械”的融合:家用电梯“隐形冠军”启动平台战略
德系精工,朗德万斯赋能国内绿色照明智慧升级
高端销量领先,十大净水器品牌安吉尔强势出圈
京东:冰洗是家电行业第二大引擎,三年内烘干机市场规模有望达洗衣机30%
智能小家电消费同比增 2678% 成年轻人新宠
冰箱业如何“提速跑”?高端化场景化或是新引擎
梅雨季来临,曼瑞德新风曼瑞德除湿机“喊”你一起来呼吸健康新风
嘉格纳们为何齐聚AWE2021?原来是这三个原因
中国大家电出口海外成绩亮眼 智能化撬动高端市场
消费者信心恢复 冰箱业加速步入高端
三大战略驱动 友邦吊顶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0.09%
套系化家电风口来袭 谁能讲好新故事?
家电巨头深化绿色产业链布局 或催生技术革命